高脂血症可以导致心肌梗死脑梗死。我们常说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那么高脂血症,我们该怎么吃呢?
高脂血症患者在饮食上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合理饮食,控制总热量的摄入。
长期饥饿会导致血清三酰甘油升高,虽然高脂血症患者大多数比较肥胖,但不提倡饥饿疗法,可以适当地减少摄入量。若体重没有超重或肥胖,一般不需要限制热量或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的摄入。在保持标准体重的同时,脂肪摄入量应小于总摄入热量的30%,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动物脂肪和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量。减少脂肪尤其是动物性脂肪的摄入量是控制热量的首选途径,因为这类食物饱和脂肪酸含量过高,容易使脂肪沉积在血管壁上,从而大大增加血液的黏稠度。饱和脂肪酸能够促进胆固醇吸收和肝脏胆固醇的合成,使血清胆固醇水平显著升高。如果饱和脂肪酸长期摄入过多,会造成三酰甘油升高,并会对血液凝固起到加速的作用,促进血栓的形成。
2.控制好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
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以占总摄入量的55-60%为宜。主食以谷物为主,适当多食豆类和豆制品,尽量减少精致米面的摄入,多吃粗粮如小麦、燕麦、谷类、豆类等食品,因为这些食品中含有丰富的纤维素,有很好的降脂作用。控制糖和甜食的摄入量,少食或忌食砂糖、水果糖、饴糖、蜜糖以及含糖较多的糕点、罐头等,日常饮食中可以搭配红糖、玉米糖和蜂蜜等。稻谷、小麦、玉米、菜籽等植物中含有大量的植物固醇,在植物油中呈现游离状态,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
3.控制好脂肪的摄入量。
脂肪摄入量以占总能量的20%以下为宜。如没有超重或肥胖,一般脂肪摄入量不必限制过多,占总摄入能量的25-30%为宜。忌暴饮暴食或食肥腻、高胆固醇、高脂肪含量的食物,如严格限制食用螃蟹、肥肉、蛋黄、鱼子和动物内脏(脑、肝、肾、肠)等食物。宜食豆油、菜油、芝麻油、玉米油、米糠油等植物油,禁食猪油、鸡油、鸭油等动物油,禁食富含油脂类的黄油、奶油、乳酪等食品。
4.增加蛋白质摄入量。
蛋白质的来源丰富,主要来自于牛奶、鸡蛋、瘦肉类、禽类(应去皮)、虾、鱼类及大豆及其豆制品等食品,尤其是大豆中的豆固醇有明显降血脂作用,值得注意的是植物蛋白质的摄入量要占摄入蛋白质总量的50%以上。
5.摄入足量的膳食纤维和微量营养素。
应当多吃鲜果和蔬菜,因为它们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无机盐、膳食纤维。维生素C能降低β-脂蛋白,增加脂蛋白酶的活性,从而降低三酰甘油;膳食纤维可促进胆固醇排出;无机盐对血管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可以选用牛奶、酸牛奶、绿茶、蒜、洋葱、山楂、绿豆、香菇、蘑菇、平菇、金针菇、木耳、银耳、猴头菇、玉米、花生、菠菜、芹菜、大白菜、番茄、胡萝卜、白萝卜、大蒜、生姜、黑木耳、海带、紫菜、螺旋藻、菊花、山楂、柿子、荔枝、橘子、柚子、橙子、柠檬、橄榄和苹果等降脂食物。
选择低血脂食物时,关键在于长期食用。有些人认为,一次吃的越多,降低血脂的效果就越好,其实未必。因为某种食物摄入过多,必然会影响到其他食物的摄入,而人的胃容量是有限的,只有平衡膳食才能获得合理的营养,这是保证健康最基本的要求之一。
6.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
改变过饥、过饱、偏食、爱吃零食、暴饮暴食、吃丰盛的晚餐或夜宵等不良的饮食习惯。为保持热量的均衡分配,可少食多餐,如每日三次正餐,两次加餐,每餐吃七到八成饱。高脂血症患者应当忌酒,因为酒精可激活脂肪组织中的脂肪酶,促使脂肪酸释放到血液中;酒精在肝脏中氧化消耗辅酶,使脂肪酸氧化不足而合成三酰甘油。酒精还能抑制血液中极低密度脂蛋白的清除,诱发高脂血症,严重危害健康。
7.选择合理的烹饪方法。
针对患有高脂血症的中老年人群,选择合理的烹饪方法很重要,应多采用蒸、煮、煨、炖、熬和适当凉拌的方式。
8.多选择有氧运动。
高脂血症的康复体育运动要选择有氧运动,避免在运动中做推、拉、举之类的静力性力量练习或憋气练习,应多选择大肌群的有氧运动,如游泳、慢跑、打太极拳、跳健身操、骑自行车等。每周运动次数宜3-5次,有时间的话可以增加运动次数。运动时间每次30-60分钟左右为宜,每次留5-10分钟的准备时间,确定脉搏逐渐升高至正常范围后再开始运动,每次运动结束前应有5-10分钟的整理活动时间,如继续慢跑5分钟,避免立即停止运动后心脏缺血或自主神经不平衡等情况的发生。各人结合自身年龄、体质等状况,灵活安排运动情况。
参考文献:
1.高脂血症(D2版)全新正版,方宁远著,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高脂血症用药与食疗,陈惠中陈斌编金盾出版社
3.肥胖与高脂血症,出版社: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4.高脂血症防治必读,景录先编著,中国妇女出版社
5.高脂血症科学调养宜与忌,雷正权主编,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6.高脂血症自我调控问,王启民朱鹏立著,人民军医出版社
7.防治高脂血症的降脂食疗方,郭力,郭俊杰主编,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