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福全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蛋白质与多肽药物实验室,蛋白质科学研究平台蛋白质组学技术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杨福全,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二级),博士生导师,蛋白质科学研究平台蛋白质组学技术实验室主任、质谱首席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授。年毕业于郑州大学化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分析化学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年于日本国立环境研究所化学环境部从事博士后研究。—年任北京新技术应用研究所北京天然产物分离纯化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副研究员。—年于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国立心肺与血液研究所(NHLBI)做访问学者,年7—8月,美国Scripps研究所做高级访问学者。年6月开始任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蛋白质组学技术实验室主任、质谱首席技术专家,年开始任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授。主要从事色谱、质谱、蛋白质组学、肽组学、脂质组学和代谢组学相关新技术和新方法的研究及其生命科学、生物医药和食品营养等研究中的应用。承担或参与“”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项,仪器研制项目3项。在《MolecularCellularProteomics》、《Theranostics》、《AnalyticalChemistry》、《JournalofProteomeResearch》、《TheJournalofLipidResearch》、《Cell》、《Science》、《NatureCommunications》、《NucleicAcidsResearch》等国际期刊发表研究论文余篇,参与编写国际专著两部(《TheEnzymes,Peptidomicsofcancer-dirivedenzymeproducts》版42卷;《LipidomicsinHealthDisease》版)。培养博士生11名,硕士生17名。
报告题目
食品组学:策略与应用
摘要
基于现代色谱技术和生物质谱技术的组学技术发展迅速,已经成为生命科学和生物医药研究不可或缺的关键技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食品的品质和安全性愈加重视。食品中含有DNA、RNA、蛋白质、多肽、氨基酸、脂质、多糖等多种营养成分和功能性成分,因此“食品组学”应运而生。食品组学包括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肽组学、脂质组学和代谢组学等。本报告将系统介绍食品组学策略及其应用。主要包括蛋白质组学、肽组学和代谢组学技术策略等。同时还要介绍食品中潜在活性成分或功能性成分单体化合物的制备分离技术与策略。
编辑:袁艺;责编:张睿梅
想查看之前发布的会议发言人简介及报告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