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头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全国林下经济发展典型案例黔东南州高位推 [复制链接]

1#
青少年白癜风爱心救助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180102/5972953.html

近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办公室下发了关于印发《林下经济发展典型案例》的通知。为进一步推动全国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国家林草局组织遴选了28个林下经济发展典型案例供各地学习借鉴。其中,我省黔东南州高位推进林下经济、兴仁市“八个一机制”发展林下菌药、锦屏县“五林经济”模式发展林下经济3个典型案例入选。 

黔东南州年第一季度林下经济发展现场观摩团走进黄平县。黔南州林业局供图 

黔东南州高位推进林下经济典型案例

近年来,黔东南州委、州政府把发展林下经济作为推动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的根本路径,作为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支撑,作为推动全州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来抓,探索出了一条符合黔东南实际的林下经济发展新路。截至年底,全州林下种植和养殖利用森林面积累计达.53万亩,总产值21.89亿元,带动农户30.91万户(含20.87万建档立卡户)。

全面加强统筹协调。黔东南州组建了两级专班,成立由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州、县两级林下经济领导小组,组建州、县两级林下经济发展专班,确保工作有序推进。坚持高位推动,坚持每季度召开高规格林下经济观摩会,把各县(市)林下经济产业的发展成效纳入年终目标管理重要内容,开展一季一考核,将考核结果在全州每季度召开林下经济现场推进会上进行通报。

积极培育市场主体。抢抓东西部扶贫协作杭州市对口帮扶黔东南州机遇,引进一批全产业链龙头企业落户黔东南州。通过一企一策、并购重组、参股控股等形式,分类扶持壮大一批林下经济市场主体。大力推动一批国有企业转型发展林下经济,对实力较弱的林场、公园、园区等经营主体,科学进行产业布局和生产运营,或以入股方式帮助其做大做强。

天柱县竹林镇棉花村林下灵芝产业基地,村民们正忙着采收灵芝及管理。龙本英摄

倾力打造特色品牌。定好产品标准,制定了《雷山乌杆天麻生产技术规程》等多项地方标准,启动制定《林下食用菌生产经营管理规范》等11项地方标准。建好溯源体系,将林下经济产品纳入追溯范围。塑好金字招牌,重点打造苗侗山珍品牌,统一品牌包装、统一产品标识、统一质量标准、统一宣传口径,强化品牌运营,着力扩大品牌影响力。

着力助推黔货出山。政府搭建平台,瞄准长三角、珠三角以及粤港澳大湾区等大宗市场,实施订单合作,大力推动林鸡、林菌等林下经济产品“七进”。拓展线上渠道,完善电商扶贫服务体系,发展私人定制林下经济产品,推动黔货出山。完善流通体系,以县域物流网络为重点,布局集贮藏、冷链、运输于一体的林下经济产品物流配送网络。

榕江县定威乡定旦村蜜蜂养殖基地生产车间包装林下蜂蜜。李长华摄

切实完善利益联结。土地流转有租金,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与林农签订土地流转协议,明确租用年限,按照租金每五年递增一次、一次付清的方式,确保土地流转农户持续增收。入股经营有股金,推行“龙头企业+农户”“合作社+农户”等模式,以土地、资金、技术等资源量化入股,农户年终参与分红。基地就业有薪金,明确基地经营主体带贫减贫责任,优先考虑建档立卡贫困户到基地劳动务工,促进建档立卡贫困户变为产业工人,获得长期性工资收入。

通过以上举措,黔东南州林下经济产业布局更加合理、示范引领更加明显。

目前,黔东南州已形成了剑河县、三穗县、凯里市、岑巩县、雷山县林菌产业发展带,重点发展香菇、木耳、猴头菇等品种。在剑河县、黎平县、从江县、凯里市等地形成了林草中药材仿野生栽培圈,重点发展钩藤、石斛、天麻、黄精、草珊瑚等品种。在天柱县、黄平县、榕江县形成了林鸡养殖带。在黄平县、麻江县、台江县、雷山县形成了林蜂区。做到了县县有主导产业,县县有特色优势。各县(市)在积极推进“百千万工程”过程中,绝大部分县(市)都形成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林下经济示范点,全州在建(含建成)万亩基地21个、千亩基地个、百亩基地个。全州林下经济种植和养殖利用森林面积达.53万亩,总产值21.89亿元。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吴采丽

编辑唐怒娇

编审方春英

相关阅读

贵州省3个发展案例入选国家林草局《林下经济发展典型案例》

全国林下经济发展典型案例②

兴仁市“八个一机制”发展林下菌药

全国林下经济发展典型案例③

锦屏县“五林经济”模式发展林下经济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