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重点白癜风专科医院 https://news.sina.cn/gn/2017-04-26/detail-ifyetxec6600750.d.html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时刻,贵阳市花溪区久安乡打通村坚持以党建引领为核心,以乡村特色产业发展为主线,以群众增收致富为目标,立足原有资源发展草莓、猴头菇、蔬菜“三色”产业,走出一条党建引领、产业兴旺、农业增效、农民致富的乡村振兴发展之路。
走进花溪区久安乡打通村的草莓种植基地,村民们正在抢抓工期,进行新一轮的草莓育苗种植。今年,打通村依托群众自发种植草莓的产业基础,引进筑南商贸公司,扩建草莓基地,打造“花小莓”茫居谷生态草莓示范基地,帮助当地40多个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打通村产业发展取得成效,离不开驻村干部的辛勤付出。今年47岁的佘传金是贵阳市委政法委关爱中心后勤保障部副部长,今年5月,他被市委政法委指派到打通村担任党支部书记。上任之初,佘传金就全面了解打通村的情况,帮助村里寻找产业发展的路子。
充分利用当地空气优良、无污染、森林覆盖率高等优势,年,打通村成立了村集体经济组织“贵阳花溪久安打通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大力发展林下猴头菇种植,共建食用菌基地,通过“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吸纳77户村民和12户贫困户,共享产业发展成果。
同时,为了进一步优化产业发展路子,位于二级水源保护区的打通村扬长避短发展绿色产业,发动百余户村民种植红苋菜、茄子、黄瓜等生态蔬菜余亩。
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基础。佘传金告诉记者,乡村振兴找准产业只是第一步,想要立足产业提经济,只有不断加强阵地建设和党建引领,才能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目前,打通村通过发展草莓、猴头菇、蔬菜形成了一红一白一绿的“三色”产业布局。“三色”产业发展的背后,既是佘传金等党员同志与村党支部携手推进富民兴村的生动写照,也是新一轮驻村干部勠力同心、接续奋斗的生动缩影。花溪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任雪萍杨小平李沂宣(实习)
编辑罗昌
编审谭仕伦何欣